[摘要] 在如今的高房价下,面对高公摊很多购房者都有点难以接受,看似面积够用的房子,在去掉“让人伤心”的公摊面积之后,实际使用面积往往令人大失所望。

    要说买房最被置业者关注的,除了“咄咄逼人”的高房价,应该就是花了天价买回来的房子到自己手里究竟能有多大了!于是公摊面积就成了购房者最关注的“关键词”了,之所以说公摊面积价值不菲,是因为这部分面积虽然计入你的购房款总数,但并不会成为你的使用空间。

    现如今新建楼盘都进入了“大公摊时代”,尤其是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几乎都达到了20%以上,因此很多人在“掏光家底”买了房之后,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新房“看起来好小”。

    面对高公摊很多购房者都表示“难以接受”,看似面积够用的房子,在去掉“令人伤心”的公摊之后,实际到手的使用面积往往令人大失所望。

    那么,对于住房面积需求各不相同的各类型购房者,在现如今高层、小高层、洋房等不同房地产产品的多种选择下,究竟买多大面积的房子才适合自己呢?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公摊的秘密”,青岛新闻网记者综合多方资料为您独家整理了一份《购房面积参考书》。

老房子“零公摊”导致购房“误解”:建筑面积几乎等于实用面积

    “我们家的老房子还不到80㎡,可看起来比这套房子大多了。”近日,网友“风信子”向记者诉苦,打算明年结婚的他现在正到处看新房,目标是80㎡两居室。由于深受家里老房子宽敞的居住感受影响,他对公摊没有太大概念。而当他得知现在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大都在20%以上时,才惊讶的发现,自己要买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只有60多㎡,房子“缩水”近20㎡。

    老房子接近于“0”的公摊确实导致了不少类似“风信子”这样的80后置业者,对于公摊面积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大都从小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房子,并没有楼梯间、电梯井、公共门厅等公共设施,因此,这些房子的公摊面积几乎为零,基本是“买多大就能住进多大的房子”。

    而现如今,新建楼盘都迎来了“大公摊时代”,为了提高居住品质,社区的公共设施规模会极大的增加公摊面积,面对动辄10-20㎡甚至更大的公摊面积,“缩水”严重的新楼盘让不少购房者表示“难以接受”,也正因如此,一些几乎没有公摊面积浪费的二手房,成了很多刚需购房者的“心头好”。

    “大公摊时代”不同产品公摊比例不同 同样的建筑面积得房率差很多

公摊面积,实用面积,建筑面积,置业者

    公摊面积目前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化制定,由于现代住宅类型多,从高层到别墅,不同类型的房屋配套也各不相同,因此公摊比例也无法设定上限。但是目前市场上也遵循一个公摊比例的惯例。据记者了解,联排叠拼别墅,公摊为1-8%;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公摊为7-12%;7-12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0-16%;而12-18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4-20%;18-33层的高层住宅,公摊为16-25%。

    从上面这份数据中不难看出,单价高昂的联排别墅及多层住宅,公摊比例较低;而价格相对较低的高层住宅,公摊面积几乎是多层住宅的两倍。

    刚刚拿到新房钥匙的小杨告诉记者,她在李沧区刚买得得高层住宅面积约106㎡,这在普通刚需房中算是“大户型”了,然而公摊高达23%的新房,实际得房面积仅为不足80㎡,再加上三居室的设计,整个房子看起来很“紧巴”,让小杨大呼后悔。那么,对于不同类型的购房者以及不同类型的住宅,究竟建筑面积多大的房子才能适合你呢?

【普通刚需购房者】

    对于普通的刚需购房者来说,主城区面积在60-80㎡的两居室是购房的主要选择。他们大都考虑通勤时间及购房压力,因此所选择的住宅类型也多为高层住宅,公摊面积高达16-25%。依照这个比例来算,如果选择建筑面积60-80㎡的高层住宅,实际得房面积大约在45-60㎡,如此“缩水”的两居室相信会让不少刚需购房者表示“不够住”呀!

    其实刚需对于婚房的选择,实用面积最好控制在70-80㎡,这样的两居室也不会显得过分拥挤。如果是公摊比例高于16%的小高层住宅,那么所购房屋的建筑面积最好不低于85㎡;而如果是公摊比例是25%的“大公摊”高层住宅,那么所购房屋的建筑面积最好不低于90㎡,否则你买到的房子未来极有可能不够住。

    尽管许多购房者看房时都会遭遇“口若悬河”的置业顾问,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家新房得房率如何如何高,但业内专家却告诉记者,置业顾问告诉购房者的公摊数据仅能参考,实际上同样是2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置业顾问口中的19%或是24%的公摊相差不会太大,购房者拿到手时就会发现同样的建筑面积,套内相差不会超过两三个平方米。

【实力刚需购房者】

公摊面积,实用面积,建筑面积,置业者

    相比于普通刚需购房者,实力刚需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不像普通刚需一般“囊中羞涩”,但也不比改善、土豪类置业者“出手阔绰”,这一群体所挑选的住宅主要囊括高层及小高层,其中也不乏少数选择多层的置业者。据记者了解,“买三居”是实力刚需的一大购房特征,他们追求的是“一步到位”,因此90-120㎡的三居室就成为这一类型购房者的首选。

    倘若是选择多层住宅,公摊比例为7-12%,那么公摊面积的大致范围为6.3-14.4㎡,这样的公摊大多数购房者表示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小高层房源,公摊比例在10-20%,那么公摊面积则为9-24㎡,拿到房子虽然会感觉“缩水”但还尚可。而如果你所购置的为高层住宅,公摊比例按照23%计算,那么90㎡的三居室实际面积不足70㎡;120㎡的三居室,实用面积甚至不足“百平”!许多购房者就表示“接受困难”了。

    那么在“大公摊时代”下,实力刚需对使用面积的把握最好在90-100㎡,因之前的“7090政策”而诞生的90㎡小三居,其“房间面积过小”的弊病在近年来暴露无遗,而这其中,公摊面积过大也成了居住面积的“无形杀手”。因此,实力刚需购房者要想保证居住面积及居住质量,所购房屋的实用面积最好在90-100㎡。综合各类住宅的公摊比例,多层住宅选购的房屋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00㎡7-12层的小高层,所选房源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10㎡;12-18层的小高层,所购房屋建筑面积应不小于115㎡;而为了避免房屋的强烈“缩水感”,高层房源则应选择建筑面积在120㎡左右的新房,才会感觉宽敞。

【改善型购房者】

公摊面积,实用面积,建筑面积,置业者

    改善型购房者应该算是对房子的公摊面积最有发言权的人,他们深谙公摊面积并不等于公摊比例的道理,并且有不少人在当年“刚需购房时期”就被“公摊”坑过。因此,像90-100㎡三居室这种“看似改善实则刚需”的房源并不是他们的“菜”。

    120-140㎡的大三居户型才是这一类购房者的重点考虑对象,而他们青睐的建筑形态也以多层及7-12层的小高层为主。这两类住宅形态价格较高,并且公摊面积本就不大,因此综合考虑公摊面积,改善型置业者所购多层房屋的建筑面积最好在130-155㎡;7-12层的小高层,购买建筑面积应选择在150-170㎡之间。而如果有改善型置业者选择高层住宅,那么所购房屋建筑面积则必须达到160㎡以上,日后拿到手的房子才能有足够空间。可见公摊面积所导致购房建筑面积的巨大差异。

    【记者手记】

    只看建筑面积而忽略公摊面积,成为现如今不少刚需购房者买房时容易出现的失误。每每当交房时,公摊面积带来的“缩水感”又会让很多购房者“大失所望”。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即便是那些在购房时对公摊面积“早有准备”的购房者,收房后也难免会“郁闷”一阵,原因在于有些开发商提供的公摊比例参考与实际感受也会有所出入。因此,在买房时考虑清楚自己所需住房的实用面积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多看实体楼座样板间而非户型图纸和样板间也是极为必要的。(记者 李倍)

【相关阅读】

    中海临安府现房小高层均12500/㎡团购96折 公摊低至16%

    东李低密小高层公摊仅18% 山河城三期9月首开团购94折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