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康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现在无疑已经是世界上的康复大国。这与康复人自己的努力不无关系,但是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与提升。
中国康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现在无疑已经是世界上的康复大国。这与康复人自己的努力不无关系,但是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与提升。山东拥有的人口基数为全国提供了较大的康复市场,而青岛,作为山东 GDP排名第一的城市,经济实力给予了康复发展最好的催化剂。
6月29日,据中国残联官网报道,中国康复大学筹建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中国康复大学筹建工作进展汇报,对中国康复大学的整体设计、建设路径及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设想。值得一提的是,筹建会上明确了:中国康复大学将落户青岛。此外,教育部曾专门来青调研中国康复大学规划选址相关事宜。
中国康复大学建设条件已成熟 明确将落户青岛
纵观中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当前,我们还停留在借鉴、翻译、山寨、模仿的基础上。如何才能赶英超美,要靠大方略,必须采用外道超车的策略,而外道超车最重要的策略就是 --高等教育。
当前中国,已经建了太多的康复服务机构,康复中心等等,但面临的问题是,到处都缺少康复专业人才。并且我们没有培养专门康复人才的独立大学。
而这一短板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得以弥补。建立国家级的康复大学,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划编制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写进了‘十三五’总体规划,意味着相关规划建设事宜正式提上日程。
目前,按照相关部署,“建设康复大学,加快康复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一项工作已明确由中国残联、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计委、教育部和有关地方政府联合开展。近日,中国康复大学在北京召开了筹建专题会议。
会议明确了,未来,中国康复大学将成为国家级多功能创新集成性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功能、整体布局、体制机制等也将进行优化设计。
前不久,笔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按照国际康复治疗师配备标准(30人 /10万人)推算,我国约需康复治疗师39万人,但目前全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到2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康复技术人员与人口的比例非常低,专业人才缺口巨大。而最为严重的是,全国综合医院中设有康复医学科的不足四分之一,30%左右的省市级医院和60%的县级医院不具备早期康复服务能力。
正因如此,建设中国康复大学,可谓意义非凡。据悉,目前,中国康复大学建设条件已经成熟,教育部将全力支持,努力协调资源,加快康复大学的落地。
此前,据青岛高新官方微信报道,2017年6月,教育部曾专门来青调研中国康复大学规划选址相关事宜。
报道中说,6月28日,青岛市市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岷陪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调研组一行,到高新区调研中国康复大学规划选址相关事宜。考察组在高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高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周边环境优势、周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外,考察组还赴崂山区、西海岸开发区进行规划选址考察。
西海岸新区何清杰/摄
康复大学为何落地青岛?
早在2017年5月,就有消息称,中国康复大学将落户青岛。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张华受访时表示:“今年,市政府已经将康复大学落户青岛作为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工作,后续工作将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程序逐步推进。”
而此次筹备会,只是正式明确了康复大学落地青岛。其实对于中国康复大学能选址山东青岛,笔者认为是看中了山东省拥有山东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等医学院校,是医学院校较多的省份,具备康复教育科研服务资源的优势,而建立这样一所康复大学,可加大培养医疗相关高素质康复人才的产出,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打造现代医疗体系、健康产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据了解,目前,青岛已明确将“推进中国康复大学筹建工作”列为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重点之一。2017年,青岛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扶持74个重点学科和167名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引进3名院士、133名高层次医学人才和832名医学博士硕士,4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百强榜。
当然,肯定成果也要正视问题,青岛虽然经济实力冠绝全省,但具体到高校资源、人才储备、宜居指数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尤其在医疗属性的高校及其附属医院数量尚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要求,中国康复大学的落户,将会是个很好的补充,也非常符合山东省对核心城市建设的需求。
落地青岛 将会带来怎样的发展呢?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规划建设一所康复大学,加快推进康复高等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
在2018年山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健康山东”的战略目标。
这些政策都给山东康复行业带来了大利好,康复教育、康复人才、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器具、康复设备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康复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康复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康复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需要康复治疗师30万,但实际只有3万多人,缺口巨大。为补足康复人才短板,医院、社会、教育乃至整个康复行业都将目光转向了康复人才的培养。
据了解,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纷纷设立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康复治疗师的学历较之以往最高学历的本科学历而言,有了质的飞跃,为康复行业培养出了一批批高端人才;2017年底,从中国康复医学会了解到,目前全国开展康复治疗专业的高校有267所。
正因为如此,建设“中国康复大学”,不仅是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医疗康复服务转变,更是中国现代医疗体系和健康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而对于落地城市青岛而言,康复大学的建设运营,势必将带来国内外优质康复教育和相关人才资源的集聚。
未来,拥有“中国康复大学”的青岛,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