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南区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人文优势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大学路为支点,活化利用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文化IP。

本报4月20日讯今年,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行动,市南区抢抓这一提升城区环境和品质的重大契机,不仅下大力气在城市“硬件”改造升级,更把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列入计划。当前,市南区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人文优势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大学路为支点,活化利用历史人文资源,打造文化IP,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充满活力、彰显时尚。

一部名著讲述新街区故事

大学路全长1.2公里,街区位于市南区中西部城市风貌保护区范围,现存老舍、华岗、赵太侔等近代政治、文化、经济等各类名人故居23处,而这些故居之中,最早对外开放、知名度最高的是老舍故居,2010年5月,老舍故居以骆驼祥子博物馆的形象亮相,成为了全国首座以名著命名的主题性博物馆。博物馆中现有老舍先生的相关书稿、书信、电子影像等藏品500余件,为了让参观者能够切身体验老舍在青岛的生活轨迹、生活气息,博物馆本几乎完整保留了整个故居的使用格局。

除了藏品展示,博物馆还组织大量文化体验活动,例如“读经典·品市南”主题阅读活动、馆长带您“走近老舍”等,“我们希望通过文学研讨、交流以及丰富的体验性活动,让静止在展陈架上的藏品变成能与居民交流、能让居民体验的‘活物’,使藏品‘活起来’。让历史文物与观众的现实生活发生交集,为当下社会发展服务,形成创业、创新、创意的共情与共鸣,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激发起市南区居民新发展的生命力。”骆驼祥子博物馆馆长王咏介绍道。

“一出好戏”演绎新文化地标

近日,一场名为“我猫”沉浸式猫生体验展在赵太侔故居举办,正式打开了赵太侔故居对外开放的大门。如果说骆驼祥子博物馆是由政府打造运营的成果,那么赵太侔故居则全部交给了市场化运作。“我们在今年年初签下了赵太侔故居的使用权。”龙马社黑匣子剧场负责人张瀚文说,赵太侔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闻一多、梁实秋、张煦、洪深等名家来青岛都与他有关,剧场一直想将赵太侔故居开发为文化地标,以戏剧为媒,将故居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为青岛文化客厅。

名人故居和博物馆等蕴含丰厚文化内涵的文物建筑是传承历史、凸显时代、面向未来的重要文化阵地。当下,市南区正通过有序开放名人故居,合理利用文物建筑,开发设计互动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项目,让静止的文物建筑转化成传达城区文化精神、讲好市南故事、传递市南声音的重要抓手。“今年,我们将通过‘一居一策’加快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故居文化。建设升级一批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艺术场馆,推进历史城区‘申遗’,争创国家级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双试点。”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段往事铺垫新人文高地

市南区名人故居见证着市南城区乃至青岛城市发展的“一段往事”,镌刻着城市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一个大都市的乡土记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承,是城区发展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而大学路片区作为市南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区域,如何打造利用,考验着主政者的智慧。

目前,市南区正积极策划,以大学路片区为基点,打造城区文化IP,通过对青岛河及周边文化挖掘和专家论证,确定根源文化的历史位置;梳理辖区历史资源,丰富品牌内涵;以咖啡文化季、微视频大赛、老城文创设计大赛等活动和相关文创产品为载体,扩大品牌影响;配合特色硬件改造与亮化和宣传平台打造,定义品牌特色,从而塑造品牌形象,赋能产业发展,为街区提升和老城振兴探索新的路径。“我们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大学路片区初步建设成为公共文化体系完善、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繁荣、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人文精神更加彰显、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高地。”江苏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张琰 通讯员 滕媛)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