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2-2024三年间,全市集中攻坚重大交通建设项目21个。

“94521”工程:提升青岛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解读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八大领域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总体要求,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十四五”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围绕港口能力提升、机场运输保障、环胶州湾畅通、北岸城区承载力提高、上合示范区和自贸区配套完善、支撑平度莱西发展、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编制了《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

在4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韩千钧解读了《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统筹、改革创新、有序推进”的原则,以“补短板、疏瓶颈、强骨干、优衔接”为重点,适度超前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2-2024三年间,全市集中攻坚重大交通建设项目21个。

“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将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工作部署,将项目打造成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韩千钧表示,下一步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指挥部作用,按照“一项目一专班”的模式组建21个项目专班,具体负责项目推进。强化要素保障方面,将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管理体制。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重大交通项目用地、用海等资源配置,依法依规加快项目审批工作。创新提质增效方面,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前置要件办理工作,推广容缺受理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公路项目9个——

基本建成“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现代化公路体系

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2021年,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增至16条,通车里程达870公里,稳居全省第一。加快普通国省道瓶颈路、低等级路改造提升,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开工建设,国道204莱西段、大场段改线工程和8个养护大中修项目完工通车,国省道优良路率提升至92%。但同时也存在着干线公路标准等级整体不高,高速公路六车道及以上里程占比低等问题,青兰高速、沈海高速我市部分路段已形成较大瓶颈制约,改扩建迫在眉睫。胶东五市毗邻市间的未贯通道路、瓶颈路、道路标准不一等问题也需加快解决。按照攻坚任务目标,我市将重点实施9个公路项目。到2024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10公里,高速公路六车道及以上里程占比29%,基本建成“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

济青高速公路中线(潍坊至青岛段)项目,起于潍坊安丘市G1815潍日高速,止于胶州市九龙街道G22青兰高速,全长130公里,其中青岛段22.3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已于2020年6月开工,计划2022年底完工。

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项目,北接新潍高速(S21)和荣乌高速(G18),南至董家口港区,全长131公里,其中青岛段27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已于2021年3月开工,计划2023年底完工。该项目是胶东经济圈纵贯南北的一条高速通道,对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路网主框架,完善董家口港区集疏运体系,助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带动北部渤海湾港口群与董家口港联动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项目是机场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我市环胶州湾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线东起女姑口大桥,止于河套枢纽,全长15.8公里,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已于2021年底开工,计划2023年底完工。

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东起滨海公路,途经即墨、城阳、胶州三个区市,西至胶东国际机场南互通立交,全长48.48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建设。胶州段计划2022年6月开工,即墨城阳段计划12月开工,2025年底全线完工。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项目,东起桃源大街,向东接现状G204,全长3.4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已于2021年4月开工,计划2023年底完工。

沈海高速(南村至青日界段)改扩建项目,北起南村枢纽立交,南至青岛日照交界处,全长131.4公里,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计划2022年底开工,2025年底完工。

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项目,起点为河套枢纽,终点为黄岛东枢纽,全长33.2公里,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计划2023年下半年开工,2025年底完工。

烟台(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项目。为加强胶东半岛城市之间的联系,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青岛和烟台两地共同协商提出了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规划,目前已启动项目预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底开工,2026年底完工。同时,同步开展烟台市区至青岛高速公路前期规划研究。

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项目,起于西海岸新区沈海高速,终点位于新泰市京沪高速,全长205公里,其中青岛段20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划2024年上半年开工,2026年底完工。

铁路项目4个——

青岛至长三角京津冀等地更快捷

近年来,青岛铁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青岛铁路通车里程达到666公里。2020年底,随着潍莱高铁建成通车,青岛在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2021年,青岛主城区与平度、莱西两市间的市域列车开通,两市融入青岛主城区40分钟交通圈。增开直达北京和济南的高速列车,青岛与省会联系更加高效快捷,与京津冀实现朝发午至、千里日还。但同时,青岛还存在着铁路快速联通性不强、南下快速能力不足等瓶颈。

未来三年实施的四个铁路项目,将着力解决制约青岛铁路发展的短板,更好支撑青岛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潍坊至烟台铁路项目,线路起自潍莱铁路昌邑南站,止于青荣城际铁路烟台南站,新建平度新河站,全长236.4公里,其中青岛段14公里。已于2020年10月开工,计划2024年12月完工。


建设中的莱荣高铁莱西段。

莱西至荣成铁路项目,线路起自青荣城际铁路莱西站,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荣成站,全长192.4公里,其中青岛段7.1公里。已于2020年10月开工,计划2024年12月完工。

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线路起自青盐铁路洋河口站,接入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五莲北站,全长108.3公里,其中青岛段53.2公里。按省政府统一部署,计划2022年底开工,2026年完工。

董家口至沂水铁路项目,线路自青盐铁路董家口站引出,向西接入瓦日铁路,正线长99.11公里,其中青岛段19.65公里。计划2023年上半年开工,2025年底完工。

到2024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87公里,与长三角、京津冀、胶东经济圈主要城市分别实现4小时、3小时、1小时直达,加快构建国家沿海铁路重要枢纽。

港口项目5个——

港口生产泊位将达到125个

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既是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又是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是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关键支撑。未来三年实施的5个港口项目,将为青岛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提供重要保障。

山东液化天然气三期项目码头工程项目,位于董家口港区董家口嘴作业区,计划建设1座靠泊26.6万方LNG船舶的专用泊位及配套设施。已于2021年11月开工,计划2023年底完工。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鲁海丰码头一期工程项目,位于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计划建设 2000吨级泊位2个、5000吨级泊位 12个。计划2022年底开工,2025年底完工。

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工程项目,位于董家口港区,计划建设8座10万立方油罐及配套设施。已于2022年3月开工,计划2024年底完工。

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及配套流程项目,位于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计划建设16座筒仓及配套设施。计划2023年3月开工,2024年底完工。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项目,位于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采用非透水构筑物设计,总长2601米,其中东防波堤长1343米,西防波堤长1258米。计划2022年上半年开工,2025年底完工。

到2024年底,全市港口生产泊位达到125个,年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标准箱,成为我市服务“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枢纽项目2个——

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更加完善

近年来,青岛市出行服务系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客运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城市客运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不同客运方式衔接状况明显改善,但距离市民对便捷舒适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衔接服务的出行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三年,我市将重点实施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和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工程两个枢纽项目。到2024年底,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更加完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集散中心、地下空间及地面停车场。计划2022年9月主体开工,2025年12月完工。

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工程项目,位于李沧区唐山路以南、黑龙江中路以东,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地上三层立体公交停车库(125个车位)、地下社会停车库(120个车位)。已于2021年12月开工,计划2023年2月完工。

管道项目1个——

青岛能源输气干线项目分两期实施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能源消费势必“水涨船高”,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则对能源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按照攻坚目标,到2024年底,青岛能源输气干线管线主线通气,解决城市重点片区以及市区“无煤化”改造等天然气用气需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青岛能源输气干线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实施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胶州里岔镇至市区的高压天然气管线72公里。该项目是国内涉海距离最长城市燃气管线,也是首条采用陆对海“定向钻”工艺敷设的天然气管线。其中,海底段达到12公里,设计总输气能力为每年36亿立方米,可满足沿途上合示范区、高新区以及城区大型燃气发电项目、“煤改气”工程的用气需求。该项目已于2021年底开工,计划2022年10月主线通气。届时,将与“十四五”期间实施的董家口LNG码头项目、全域“煤改气”项目、大型燃气发电项目协同一体,为我市率先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十足底气”和“能源引擎”。

二期实施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配套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西海岸泊里镇至胶州里岔镇的高压天然气管线70公里,计划2022年12月开工,2023年12月主线完工。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办主任吴净洁:啃下“硬骨头”发起夏秋攻坚行动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办主任吴净洁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是蓝谷连接胶东机场快速通道的关键节点,也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公路单体特大桥梁。今年是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的攻坚年。目前,项目建设者正利用有利天气展开大干,3联9跨箱梁连续浇筑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现在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建设者们正铆足劲儿,全力奋战,按照既定目标科学组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全面完成一季度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发起2022夏秋攻坚行动。”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办主任吴净洁介绍,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全桥桩基80%;承台、墩柱的51%,箱梁的12%,累计完成投资10.89亿元。

按照计划,到年底工程将完成总量的70%,为2023年通车奠定基础。“接下来,我们将梳理并逐一落实标准施工清单、质量提升清单、技术创新清单,努力实现项目质量、安全、环保、进度‘齐步走’,提升公路桥梁建设品质,推动项目尽早通车。”吴净洁说。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胶东机场配套应急保障通道。届时,青岛北部城区和胶东机场将实现快速联通,极大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LNG项目三期工程抛石班班长朱国垒:优化施工方案 争分夺秒让项目早投产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LNG项目三期工程抛石班班长朱国垒

在董家口港区,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正在加紧进行沉箱安装工作。该工程采用重力墩式结构,根据码头各部位不同的使用要求及地质条件,共需安装不同直径及高度的沉箱26个,其中圆形沉箱21个,矩形沉箱5个。“目前,已出运安装完成11个沉箱(A型沉箱4个、B型沉箱4个、D型沉箱3个),占沉箱安装总工程量42%,剩余沉箱出运安装工作力争6月末完成。”中交一航局二公司LNG项目三期工程抛石班班长朱国垒说。

从施工条件来看,该工程临近LNG一期运营码头,所有分部分项工程都需在不影响一期码头正常运营的前提下作业,即在一期码头空船期施工。码头邻接外海,风浪较大,当出现过大的流速和大风天气时船舶无法施工。“整个码头修建的可利用时间较短,多项工序需交叉作业,为工程的实施、协调与进展增加了很大难度。”朱国垒坦言,水下基床部分由于抛石厚度及面积较大,抛石和夯实无法一次成型到位,为保证基床质量,采用分段分层抛填、夯实作业方法,需花费大量时间。此外,沉箱种类繁多且排列多样,使出运安装顺序固定,不可灵活调整,无法优化时间安排。

“这个项目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们将全力以赴将其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朱国垒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并结合业主方船舶空船期计划,在保证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加快沉箱安装前各项工序施工,再优化交叉作业施工方案,实时动态调整出运安装计划,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作业时间,争分夺秒为6月末完成沉箱出运安装冲刺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推动项目早投产早受益。(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