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来,胶州市聚焦六大领域,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青岛新闻网11月29日讯(记者任俊峰)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2.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03个,新增学位14370个,建立青岛市示范性失智老人日照中心……记者从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感受身边变化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胶州市专场上获悉,今年以来,胶州市聚焦六大领域,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据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冬泉介绍,今年以来,胶州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奋斗目标,全面融入青岛“六个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2.4亿元,增长7.2%,连续7次夺得青岛“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先后获评全省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22年度山东省工业强县等荣誉称号。胶州市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持续答好有温度、有质感、有品位的民生答卷,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变化、共享城市美好。截至目前,今年确定的10件、39项政府实事中,17项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聚焦住有宜居,持续改善城市面貌

今年以来,胶州市深入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18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4%,城乡“面子”更靓、民生“里子”更实。

坚持品质化更新。高标准改造103个老旧小区,统筹解决外墙破损、配套缺失、电梯加装等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南小区作为全省5个小区之一入选全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全国“智慧社区及综合服务管理应用培训班”在我市举行。建成开放22公里城市绿道和11处口袋公园,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逐步实现。城区8处公共停车场建成使用,57处停车资源联网共享,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坚持一体化建设。高标准完善全域路网,上合大道新建段、航空大道建成通车,中北通道、融合大道、地铁8号线支线等重点交通工程加快推进,全省首条胶轮虚拟轨道中运量线路“上合之光”顺利开跑。新改建、大中修道路48条,新开通、优化公交线路27条,改造提升772处新式公交站亭,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称号,“内联外畅”的城乡路网加速构建。

坚持系统化治理。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一期全面完成,488个村庄完成污水治理,胶西、张应两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底即将建成启用,荣获全省2023年第一季度卫生城镇复审现场评估第1名。创新“大物管”模式,全面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接管145个老旧小区、57条背街小巷,相关经验做法被住建部通报推广。

聚焦学有优教,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创新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效,全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普惠高质量发展。

抓扩容提质。科学布局校园建设,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3年投入58.5亿元推进37个校园项目建设,今年交付启用少海试验学校等17个项目,新增学位14370个,有效应对了新生入学高峰。

抓均衡发展。坚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并举,优质园率达81.8%,普惠率稳固在94.8%以上,顺利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调研评估检查。义务教育成立20个教育集团,实现100%集团化办学,近千名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层面夺得奖项和荣誉。

抓服务提升。每年投入近1亿元,高标准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午餐、标准校车、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广大市民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举办儿童剧、音乐会等140余场,惠及全市中小学生12万余名。

聚焦病有良医,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今年以来,胶州市持续补齐医疗卫生工作短板,卫生资源总量和人民群众主要健康指标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医疗体制改革。创新“1+3+18”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医院”管理模式,从源头上实现“六统一”管理,作为青岛唯一区市获得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奖励。

设施建设。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9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妇幼保健院及5个卫生院项目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运营。

服务质效。打造“全市一家医院”服务场景,预约就诊时间精准度缩短至20分钟,在青岛率先完成全区域分级转诊系统对接工作。构建“三高一慢”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到2.0版本,辖区覆盖率达100%,东方·胶州医院神经外科获评“中国县域强科”。

聚焦娱有所乐,全面提升人文品质

近年来,胶州市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现历史场景、导入多元业态、提升产业能级,全力构建以文润城、以文化人的生动局面。

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深入挖掘河海文化、胶澳商文化,加快推进三里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胶州文化地标。高标准建设云溪河、护城河两河历史文化公园,打造胶州版“清明上河图”。新建问溪书房等城市书房5处,为50余处村庄更新配备文化设施设备,300余个自然村实现“图书漂流”。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开展戏曲进乡村、微演艺、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演出近万场次,新春秧歌会、胶州秧歌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串门”品牌获评山东省“五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文化交流方面。举办上合马拉松等“上合”系列体育赛事300余场次,成功举办2023上合之夏、2023“嗨一夏”啤酒烧烤音乐节等文旅活动20余次,累计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秧歌舞蹈节目《踏青》,参与“中国同中亚人民文化艺术年”暨“好客山东·丝路情长”文艺演出活动,受到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热烈欢迎。

聚焦弱有众扶,织密民生保障网络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能掉队。围绕困难群体享有更有尊严的生活,着力构建多层次帮扶体系,切实兜稳群众的幸福底线。

社会保障有力度。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建成村(社区)养老服务站141处,超额完成62处,打造示范性失智老人日间照护中心,智慧养老入选国家试点。创新“党组织领办养老食堂”,运营养老助餐机构147家,签约助餐老年人1.6万人。建成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千人托位数提升至3.4个。全市实现医保参保88.4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6.4万余人次、8700万余元。

社会救助有温度。扎实推进低保工作提质扩面,摸排困难群体7000余人,新增低保对象500余人。完善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困难群众38.05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亿元。通过“周行一善”活动等渠道,发放慈善救助资金1700多万元。

公共服务有深度。持续优化“山东省就业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就业岗位3.5万余个。率先打造“就享家”品牌,创新搭建零工社区平台,系统解决“马路零工市场”问题,打造全省首个零工社区,实现农民工就业2.1万余人。启用“胶安薪”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下降40%,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聚焦社有善治,构建和谐稳定环境

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今年以来,我们持续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组织开展集中清查行动44次,刑事警情下降6.4%,扫黑除恶等多条战线打击成效位列青岛市首位。

围绕办好群众烦心的事。整合胶心办、政务热线等15条诉求来源渠道,迭代升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服务平台”2.0版本,受理群众诉求30.4万件,办结29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4.23%,实现群众诉求“一口进、一口办、一口出”,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3次列青岛首位。

围绕抓好群众安心的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统筹整合13个市镇调解中心资源力量,建立专职调解员队伍,建强法律顾问队伍,打造“胶心谈·合力办”解纷工作品牌,切实推动各类矛盾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线。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