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地铁9号线长城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全线首个主体结构实现封顶的车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2日讯 9月19日,随着最后一方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青岛地铁9号线长城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成为全线首个主体结构实现封顶的车站,标志着9号线建设进入了“加速跑”新阶段,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青岛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9号线路全长16.63公里,共设车站13座,主要串联棘洪滩街道、城阳街道、惜福镇街道,是贯通城阳核心区东西向的一条“金腰带”。长城路站位于正阳中路与长城路路口以东,总长约206米,标准段宽20.1米,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中铁五局集团联合承建。这个地铁站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不仅在地铁9号线13个站点中处于领先,在整个青岛地铁三期建设中也是位列前茅。在全线率先实现了主体结构“不渗不漏、内实外美”目标,获评地铁集团2023年初支工程质量样板,迎接了青岛地铁集团两次全线网观摩。

“内实外美”,造就“高颜值”混凝土

在长城路现场,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忙中有序地进行作业,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只见刚刚封顶的车站主体结构表面呈现出一派颜色均匀的“高级灰”,不论是直面的侧墙,还是弧状的顶板,均如镜面般光滑平整,呈现出厚重的质感和刚柔并济的天然美感,其明缝、蝉缝规律排列,这种“内实外美”的饰面高性能混凝土,就像给建筑结构物穿上了一件自然又漂亮的外衣。

“干活轻松太多了。”设备操作手董顺彬演示了长城路站高效优质施工的神器——自动振捣设备,有了这个神器,之前需要四五个振捣工干的活现只需一人便可很好完成,经过自动振捣设备施工的侧墙,墙面整体色泽更均匀,也更容易形成镜面效果,比人工振捣更稳定,在节约了人工成本的同时,质量和工效大幅提升。他介绍,智能恒温养护设备采用“五度联控养护机制”,给混凝土穿上了自适应、自调节的“新衣服”,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恒温恒湿,确保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可以正常发育,减少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而自动振捣设备则可以提高振捣效率和质量,不仅美观、高效、安全、环保,还会比传统工艺施工质量更高,由内到外保障建筑品质。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建设总要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关,精确配比混凝土混合料。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了混凝土振捣与布料孔间距的最佳施工参数,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泽度和平整度。同时,还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如第四代智能振捣机器人、冷却降温系统、智能恒温养护设备、BIM技术应用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质量。

班组建设,筑牢项目建设“高效”根基

相比侧墙施工,饰面高性能混凝土的弧形顶板难度更大,给项目建设者带来了挑战。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依托青岛地铁集团实施的班组建设,充分激发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二次分配加小立法的激励下,工人们想出了很多实招高招。“比如,木工徐师傅提出在次楞中间加个小方木,防止次楞顺着弧形工字钢往下滑动。我们听取了木工许师傅的建议,在青岛地铁三期建设中独家使用了新型高强度PVC建筑模板。相比传统的木模板,更加不容易变形,阻燃性更高,能够耐酸碱,强度更高,并且在周转效果以及可回收性上非常环保,哪怕重复使用了5次的模板,表面仍然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中铁五局项目总工张升说。

张升介绍,项目部将班组建设“二三四五”工作主线深度下沉转化落地,把核心班组每月二次分配的奖金基数翻了一倍,同时提出侧墙单板制考核,创新单板制作业结果导向与原小立法过程导向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施工中,项目部创新环保管控手段,积极策划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强化质量全环节管控,施工生产实现安全有序推进。

下一步,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将会同施工参加单位,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指导下,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速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各项施工任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周建亮)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