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撤市设区五年来,乘着“融青发展”的东风,牢牢把握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良机,130多万即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座“拔节”生长的千年古城。
即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城市品质持续提升。钟坤绩摄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口袋公园成为即墨市民晨练休闲好去处。
10月31日,青岛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即墨段正式开建。
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在加快构建。
即墨积极改善旧城区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公园美轮美奂。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生态,营造景观丰富的生态城市空间是即墨未来三年的目标。傅爱先摄
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
东部蓝谷,作为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承载地,海洋科学新城蓝图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典范呼之欲出;
即墨城西,塔吊林立,座座高楼平地起,繁华、成熟的居住聚集区迸发城市生长“核能量”;
中心城区,以营流路片区改造为代表,老旧片区改造持续推进,三年内将实现老旧小区清零;
城市公园、城市绿化日新月异,陆、海、空通联的“大交通”格局显现,地铁直连青岛主城……
撤市设区五年来,乘着“融青发展”的东风,牢牢把握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良机,130多万即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座“拔节”生长的千年古城。
老旧小区改造打响“清零攻坚战”
“自今年8月初进施工现场以来,我们紧抓施工不放松,10月底,电力管网、雨污水管网等地下管网施工全部结束。”在即墨区营流路片区改造工程——营流路北通道路一期建设现场,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一道整齐的沟槽被开挖出来。项目施工负责人徐虎成一边介绍施工进展,一边指挥作业。
采访中,即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地上曾有430处住宅房屋,6月28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户征迁居民在补偿协议上签字,房屋征收工作圆满收官。100%征迁签约是营流路片区改造进程的“一小步”,却是即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的“一大步”,也是即墨区老旧小区三年基本清零目标的“关键一步”。
作为民生工程,营流路片区改造的并不仅仅是城市环境,更关键的是,改造中打通的营流路将为即墨区再添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可以让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与主城区“直接对话”。在即墨众多企业主眼中,这条“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经济带”。
营流路片区的改造升级,只是即墨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为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2021年,即墨区开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摸排出老旧小区115个(含周边居民楼院),约5.54万户,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并确定了一批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当年实施22个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1.04万户。
今年以来,青岛市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即墨区抢抓机遇,为辖区三年攻坚梳理出更加清晰的目标——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实现主城区老旧小区基本清零和城中村改造的极大提升;通过三年攻坚行动,有效完善旧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全面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将青岛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通过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展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采。
即墨区老旧小区改造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022年,计划改造26个老旧小区,共涉及1.48万户;2023年,计划改造25个老旧小区,共涉及1.32万户;2024年,计划改造16个老旧小区,共涉及0.85万户。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遇见美
秋日的即墨,落叶纷飞,色彩斑斓。
在刚刚修葺一新的即墨全民健身中心室外区域,锻炼的市民热情满满,徜徉在各个健身区域。
在文峰路口袋公园,占地面积1850平方米的开放绿地上,附近居民或在大型铺装平台休闲活动,或坐在长条凳上谈笑风生,或在乒乓球台前切磋球技。
……
与此同时,店子山二路口袋公园、埠惜路绿化提升工程等11个项目还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近几年,在一些零星地、边角地,以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即墨区规划建绿与插缝建绿相结合,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就能遇见美”的梦想,正徐徐照进即墨市民的现实。
这些,要从2017年即墨区启动的“品质即墨”绿化提升工程说起。而《即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这项工程再度提档升级,未来三年,即墨将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生态,营造景观丰富的生态城市空间。
根据计划,老城区将实施“最后一公里”林荫工程,将单一景观型绿化带改造为“可进入”绿化带,通过绿化带内游步道建设、休闲空间改造和行道树补植、立体绿化等措施,提升公交站、居民小区的绿荫覆盖率,释放城市绿色资源价值。
未来三年,即墨区将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进一步完善绿地功能,优化绿地布局,丰富景观特色,增加城市绿量,至2024年底,城区绿地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平方米。
构建陆海空通联“大交通”格局
随着“北方地铁第二城”的坐稳,青岛已成为“轨道上的城市”,作为主城扩容主战场的即墨,“轨道上的即墨”也徐徐驶来。
未来三年,即墨区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地铁7号线二期开通运营,15号线完成动车调试。
地铁项目推进迅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同样快马加鞭。市政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围绕市政道路、供热、燃气、环卫、污水等实施攻坚行动。同时,实施34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其中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项目、莱青高速公路、女岛港口岸升级、即墨通航机场、国省道新改建等都是重点推进项目。
莱青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工程(天山三路接双元路),将打通“莱州湾”和“胶州湾”,促进两湾经济一体化发展;S209蓬黄线(G228至即墨莱阳界段)改建工程(即蓝谷快速路工程),将连接丁字湾和鳌山湾。两条线路,“一高一快”,强力支撑半岛一体化。女岛港升级改造项目和即墨通用机场项目,将进一步完善枢纽经济,拓展产业链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0月31日,青岛市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即墨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即墨融青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项目东起蓝谷核心区,途经即墨、城阳、胶州三个区市,西至胶东机场南互通立交,规划衔接沈海高速,全长48.48公里,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建设。其中,即墨段东起青岛蓝谷滨海大道、西至即墨城阳界,全长33.78公里。作为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重点公路项目,该项目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规划,未来,即墨区将重点围绕“半岛一体化”“融青发展”和“乡村振兴”三个发展战略,突出开放融合,构建城乡互济、天地互通、陆海联动的交通新格局,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支撑青岛国际化都市建设。
顶格推进,保障城市“拔节”生长
撤市设区以来,全面融青发展的即墨,持续保持着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青岛全面展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对即墨区城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成了即墨城市建设更快发展的“加速器”。为此,即墨区制定的《方案》,则通过372个项目,让城市生长“数据化”“可视化”。
蓝图波澜壮阔,落地则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夜以继日的付出。
为保障各项目有序推进,把“理想即墨”蓝图落到17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即墨区委区政府通过设立1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7个专业指挥部和3个专项指挥部的“1+7+3”指挥体系,保证每个大项目、小项目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第一责任人。
顶格推进,区委书记、区长任总指挥,负责统筹推进全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研究确定工作推进中的重要事项,审议有关规划、建设计划、政策措施、产业招商等重大事项。区委常委、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指挥和副指挥,负责具体项目的协调推进。同时,配以专项指挥部,驻扎一线,挂图作战,强力推进重点任务。
“未来五年既是即墨融入青岛主城区的黄金期,也是机遇稍纵即逝的窗口期,必须借助这次城市更新建设,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拓展空间、打开局面、赢得主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这是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阐明的态度,也是每一个即墨人努力的方向。
本版照片均由“发现即墨之美”全国网络摄影大赛组委会提供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孙静秋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