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经中国市政工程协会评审,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跨铁路桥梁及部分市政工程获得2023年度市政工程质量最高水平评价。

近日,经中国市政工程协会评审,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跨铁路桥梁及部分市政工程获得2023年度市政工程质量最高水平评价。该评价代表市政工程行业同时期国内先进水平,重在评定工程质量的全面与系统管理,是市政工程行业在工程质量方面最高的质量水平评价,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机场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跨铁路桥梁及部分市政工程是青岛市近十年来一次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片区市政项目,涵盖道路、交通、桥梁、管线、监控、照明等各专业,通过构建道路、轨道系统(M8号线与济青高铁),实现了与主城区及周边快速联系。

国内首例 1公里内3座高密度跨越运营铁路市政桥梁

青岛新机场3条南北通道(南六路、南进场路、南十路)在东西方向1公里范围内高密度跨越胶济铁路,安全、绿色的施工方法成为项目竣工通车的重要保障。

跨越胶济铁路高架桥梁设计采用转体施工工法,并在一公里范围内建设连续三座桥梁跨越铁路,为国内首例。其中南进场路高架桥作为进出新机场的“咽喉”,由于桥梁两侧悬臂长度不对称,转体就位后两幅间距仅有30cm,转体施工难度大、就位精度要求非常高,系省内首次采用“双幅不等跨近距同步”转体技术。

先行先试构建“百年机场”防洪排涝模型

青岛机场率先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机场建设,系统全面地构建了融雨洪调蓄、水体景观、地下水补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基础设施,达到了节能、减排、降耗效果,充分实践“海绵”“双碳”理念。结合机场规划地势,经降雨模拟后,机场工作区范围内能够满足5年一遇不冒溢积水,20年一遇积水时间不超过23min,100年一遇积水时间不超过59min,满足机场范围内100年一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最大允许退水时间1-3h的要求,为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应用积极探索BIM信息化管理

该项目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场区排水主管道全部采用大直径、绿色环保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强结构壁B型管、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埋地聚乙烯钢肋复合缠绕排水管),减少混凝土管道的应用,降低环境污染。管道安装及接口工人需经厂家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现场施工,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分层回填压实质量控制要求严。

因工程管网设计错综复杂、转体桥梁结构复杂,项目之初成立BIM小组,在图纸校核、桥梁节点优化、施工进度模拟、道路渲染、碰撞检测等方面进行BIM技术的应用,探索使用BIM信息化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现场的质量管理水平,先后获得“山东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成果施工组二等奖”、首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铜奖、第四届“科创杯”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展示会大赛优秀奖、山东省首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青岛新机场工作区跨铁路桥梁及部分市政工程作为青岛新机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青岛新机场的综合交通功能,改善了来往青岛及山东旅客的旅行体验,对推动青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青岛机场将持续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转变工程质量管理和经营管理观念,为打造民航“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贡献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白晓报道)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