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副主任王元斌做客《行风在线》,围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浮山城市公园建设”的工作进行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青岛新闻网房产讯】 3月29日,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副主任王元斌做客《行风在线》,围绕城市建设方面的工作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中,王主任就浮山整治问题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维护等方面具体工作,向网友进行了详细介绍。
浮山规划“一环三园八景群” 整治面积达6万㎡
在访谈一开始,王主任向网友简单介绍了浮山公园的相关规划及后期具体工作安排。
浮山是青岛的城市“绿肺”,面积约为1万亩左右,东西方向五公里,南北方向两公里。在全国城市中心有如此大面积城市“绿肺”实属罕见。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达到5.2亿元,规划建设由去年下半年开始,今年年底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进行收尾工程。
2014年,青岛市就浮山进行整体规划,定位为“城市生态山地公园”,根据规划设定“一环三园八景群”,其中“一环”主要指浮山山脚和山腰上形成的断断续续、宽窄不一的道路,将连成一条环山的完整道路,该道路既可以作为防火通道,也可以作为休闲娱乐道路;“三园”即市南、市北和崂山区域内建设的公园,三公园连为一体;“八景群”目前已经形成浮山果园生态景群、浮山香苑景群等。
据了解,浮山公益性和生态性已经确立,执行“十六字方针”,首先是“自然保护”,即建设时以自然生态为主,不能出现太多人造景观;其次“依山就势”,即不能破坏山体,浮山多为花岗岩结构,不可破坏;第三是“生态恢复”,目前浮山问题较多,例如菜地、裸露土地等,未来将全部植树,形成统一景观;最后是“惠及民生”,即杜绝商业开发同时杜绝旅游开发,浮山面向的是青岛市广大市民,为市民提供登山、健身、休闲、游览的地方,而非面向外地旅游客人。
目前浮山存在的问题需要一并整治。据统计,目前浮山各类堆土200余处,面积高达6万㎡,对浮山景观生态影响巨大,根据项目推进,将全部“退耕还林”,现该工作已经完成过半,剩余裸露土地将于年底前完工。另外浮山坟地存有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前期普查结果显示,浮山共有1.6万个坟地,已整治5000余个并全部设定GPS定位,据悉,民政部门会从三个行政区按照规划进行统一整治。
今年“地下管廊”规划30公里 银川路规划三处左转地下通道
地下管廊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第一,保证城市生命线和保证管线安全的有效手段,防止停水、停电、停气的事件发生。管廊内有人员巡逻,不至于产生问题;第二,经济效益上“有账可算”,可达到长远的效益,减少马路拉链、减少道路拥堵、减少扬尘,解决老百姓生活困扰和麻烦;第三,马路无井盖。马路平整不会产生颠簸感,没有反复开挖,方便市民出行;第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和附加产业,提高经济效益。
全国“地下管廊”建设全部进入高峰期,青岛的“地下管廊”规划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高新区“成片成网”规划74公里,建设完成55公里。目前按照国务院要求,青岛建设地下管网区域为新建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及各类园区。2016年计划建设30公里,“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100公里管廊,至2030年达到200公里。规划分布区域为机场临空经济区、西海岸新区董家口、中德生态园以及蓝色硅谷、红岛经济区等片区,另外胶州市、平度市等县市也有分布,最后还包括城市中心内的老企业搬迁区域、新建城市道路等。
在访谈中,有网友反映说,银川路人行过道较少,过马路既麻烦又危险,为此王主任表示:银川路上“丁”字路口较多,从胶宁高架下桥口至国信体育场,共有三大南高北低的丁字路口。目前针对现有情况,将规划建设左转向地下通道,现暂未实施,实施后除了左拐车道外,向南方向还将建设由行人通行的人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