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向阳一支路的房子厕所在外面,水龙头在外面,天一冷,水冻了没水吃,烧煤炉子也冷,帮我们解决解决吧。”李沧区河北社区居民向本报反映。

本报1月15日讯“向阳一支路的房子厕所在外面,水龙头在外面,天一冷,水冻了没水吃,烧煤炉子也冷,帮我们解决解决吧。”李沧区河北社区居民向本报反映。


记者来到李沧区向阳一支路,这条路南北分布着数排老式房屋,每排房之间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巷子,窗户木质框架风化,有的住户在院子里生煤炉子,滚滚浓烟腾空,还有住户正用刀铲去窗缝的冰。“不然晚上就关不了。”往北走不到50米,就是维客、步行街等购物中心。

今年81岁的苏秀莲告诉记者,她从20多岁结婚就住在这里,当时还是河北村,每家在地皮上自建房,上世纪80年代末翻修了一次,后来就再没动。一到下雨天,天花板、窗户漏雨,卧室墙皮斑驳,冷风四处灌进来。“四五年前,村委会说过拆迁的事儿,当时都挨家挨户看房产证了。”但此后又没了动静。

今年72岁的陈秀叶也是原住民,从气温降到0℃以下后,她家水管子时不时就冻上,上次寒潮时气温降到-14℃,水管一周没放出水来。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水龙头基本都在室外,有的居民给水管子包上棉布、海绵,但没有什么用,天气一冷就冻上,只能用开水不停浇管子,或者拆开管子,对着结冰的地方吹风。陈秀叶存在桶里的水也被冻住,没法冲厕所。

“太冷了,老人们受不了,容易生病。”54岁的曲立香告诉记者,今年冬天实在太冷,家里只有煤炉子和电热毯,婆婆年纪大了熬不住,去女儿家住了。每年冬天他们要用两吨煤,“有时候煤炉子不敢烧,半夜能冻醒。”要是重新填煤,浓烟能把人呛个半死。陈秀叶说,之前说了要拆迁,现在没动静,大家都不敢随便翻新房子,“就那么一点积蓄,不敢随便用。”供暖和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来过,但因为房子过于低矮,没有安装条件,住户只能买罐装煤气,或者用电磁炉做饭。几位老人说,年轻人都去别处买房了,村里现在主要就是租户和留守的老人。

此外,李沧区永清路49—51号的住户刘女士也反映,一共五层的楼,下水道时常堵,不少阳台出现了裂缝,墙皮往下掉。有的人不敢住,搬家走了,没能力搬的只能留下来。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高静文)

■深读一点

“城中村”改造不容忽视打出“组合拳”很有必要

“城中村”关系居民宜居、城市面貌等方面。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乙潜在今年两会上将“城中村”改造写进了提案。他提出,“城中村”改造在城市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涉及司法保障、行政审批、综合整治等方方面面,需要打出“组合拳”。

王乙潜建议,健全“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围绕保障村民和公共利益、调动市场积极性、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三个核心,不断优化激励扶持措施,健全“城中村”(旧村)改造实施意见、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加快形成我市“城中村”更新改造的政策体系。同时建议将城市更新计划编制的审核权下放到区(市),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审定权按程序委托区(市)政府实施,以提高“城中村”改造行政审批效率。

王乙潜还建议,分类推动“城中村”项目改造。制定我市城市更新计划表、路线图,对未审批改造方案、未纳入年度计划的“城中村”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改造方式、改造模式、改造时间,实施差异化改造,在一定时间段内分类有序推进“城中村”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工作。对暂不具备全面改造条件、2021年底前未批复全面改造方案的“城中村”开展综合整治,为后期全面改造奠定基础和有利条件。加强对“城中村”改造的司法保障。及时研究出台城市更新相关条例、实施意见及办法,规范城市更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规划统筹、计划制定以及实施工作等内容,保障权利主体权益,解决集体土地拆迁涉及的诉讼仲裁、明确监督管理事项和法律责任,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法律保障;严厉打击涉及“城中村”改造的各类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改造环境和秩序。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