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青岛印发《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根据《纲要》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青岛将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都市。
【编者按】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1984年成为大陆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2014年APEC部长级会议在青岛举办见证了青岛发展的成果,青岛现在正逐渐成为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着力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此外,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世界级的湾区资源,青岛目光瞄准新的目标,对标香港,上海,深圳,新加坡,伦敦努力建设国际湾区都市。
日前,青岛印发《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城市战略实施纲要》,根据《纲要》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青岛将迈入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友好、宜居幸福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行列,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成为知识和技术的区域性国际创新中心、生产要素的区域性国际配置中心、信息资源的区域性国际交流中心,成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都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青岛制定了三个阶段实施:主要分基准启动期(2016 年)、实施展开期(2017-2021年)、中远规划期(2022-2049年)。基准启动期(2016年),主要任务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奠定区域性国际城市高水平发展基础,形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功能框架。 实施展开期(2017-2021年),与亚太地区主要国际城市在金融、交通、旅游、人力资源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奠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基础,初步实现建成区域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中远规划期(2022-2049年),奠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基础,国际企业总部聚集度、高端人才集聚度、金融业竞争力等重要发展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在东亚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城市文化软实力突出,具有较强世界影响力的新型国际湾区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成为具有竞争性的国际性湾区城市,制定了四大任务。
【重点任务一】
建立国际城市规划建设标准体系 加强胶州湾治理
加快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西海岸新区及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次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一主一辅多组团”的国际化大都市格局。在充分保护城市自然生态基底和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吸纳老青岛城市特色风貌和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汲取国际设计理念,融合国际元素,塑造个性鲜明、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风貌。
此外,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特色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全域公共交通网络,建成国内一流的公交示范城市。建设“一环两射三纵四横四连”高速公路网,继续完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快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及路网疏运系统。加大空港航线和航班开发力度,提升航线密度和班次频率,形成主要针对东亚和东南亚的门户定位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航空港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打造服务山东、辐射周边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丝绸之路物流枢纽,面向国际的国家级物流枢纽节点和一流的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鼓励企业开展跨区域甩挂运输和公路铁路、海运铁路、航空陆路等多式联运。
加强胶州湾的治理,加强城市水环境整治,全面恢复河流生态功能,促使胶州湾水质达到优良标准,跨入国家优良海湾行列。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区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全面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推进垃圾回收利用;严控城市噪声,保障城市声环境更加宜人宜居。严控汽车尾气、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进一步降低细颗粒物值。提升污水处理出水标准、除臭控制标准,提高补水水质和再生水利用率、污水管网覆盖率。
此外,完善现代村镇规划体系,编制实施青岛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农村新型社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重点任务二】
打造国际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体系 加快智慧青岛建设
打造国际城市现代化服务功能体系包含建立国际城市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国际城市教育服务体系,创建国际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构建城市管理“幸福社区”家园式服务体系,建立城市社区照料养老服务国际标准体系,以国际标准提升信用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等7个体系。
首先,推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建设国家健康产业先行先试区,打造国际知名的疗养康复中心、养生休闲基地。依托中韩创新产业园,大力发展健康休养服务、健康医疗服务、健康生态居住有关产业,打造中韩生命健康医疗产业集聚区。
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借鉴国外同类优秀学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等先进经验,提升教育的多元性、趣味性,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以城乡居民学有优教为目标,制定符合国际城市需求的教室、操场、宿舍建设标准。
面向国内外开展“百校结好”活动,鼓励中小学、职业学校与国内外同类学校建立友好联系。鼓励驻青高校与国外同类高水平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扩大双向交流生、交换生规模,创建一批满足国际城市建设迫切需求的特色专业。支持青岛各层次学校按照统一规划,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兴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组建青岛特色的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大学。
加快智慧青岛建设,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空间地理、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智慧城市运行服务平台,建立基于三维信息、涵盖地上地下规划和建设状态的智慧化建管、城管系统。完善智能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城市监控资源,提升社会治安、城市秩序、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完善交通感知体系,加强出行信息服务以及交通大数据深度挖掘应用,推广实用、有效、先进的交通控制技术,调节交通时空分布;加快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多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加快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智能化进程,构建应急管理平台。
借鉴德国等欧洲国家先进社区“围绕生活品质,构建幸福社区”的经验,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将“互联网+”引入社区,建设“互联网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引导居民利用互联网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无缝隙社区服务圈。
建立城市社区照料养老服务国际标准体系,引进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信息为辅助、医护养融合为特色,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国际知名的养老养生休闲基地。
建立社区照料养老服务网络,健全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构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形成由通信终端、智能平台、社区居家服务组织等组成的养老服务智能系统。
【重点任务三】
提升国际城市现代产业综合实力 打造国际化“体育休闲之都”
致力于提升国际城市现代产业综合实力的任务包括: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城市,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国际互联网工业智慧城市,建设东亚知名文化都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体育休闲之都” 。
依托青岛电子口岸平台,申办国家跨境贸易电商综合试验区。主动参与中日韩自贸区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人民币双向跨境使用。发挥青岛地缘优势和传统贸易合作优势,创建主要面向东亚地区的国际采购与交易中心、国际商务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业购物中心。
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城市,加快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建设,形成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开放共享的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格局,吸引国际一流的海洋研发机构来青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大型科研合作平台,创建世界一流的海洋优秀科学家汇聚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发源地、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地。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海洋科技城。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
加大与各类金融机构总部沟通对接,大力引进财富管理公司等专业化财富管理机构。培育引进独立财富管理、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平台等新兴财富管理机构,推动青岛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及财富管理机构聚集地。
依托国际邮轮码头,发展集邮轮旅游、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邮轮经济,建设世界邮轮旅游航线重要节点城市。发展山海城一体化、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相得益彰的休闲观光旅游业,推动观光游、休闲游等专项旅游线路综合开发,形成产品功能互补的旅游“套餐”,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打造具有国际化特色的“体育休闲之都”,以山、海、河、湖、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建设面向市民的户外健身场地。
【重点任务四】 提升国际城市现代文明水平
在提升国际城市现代文明水平方面着重:培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优化国际城市街区语言环境,推进出入境口岸通行流程便利化,建设国际化人才引进集聚城市。
优化国际城市街区语言环境,实施国际化标识改造工程,建立外语标识相关标准,开展公共场所外语标识专项整治,促进外语标识的规范化,逐步实现重要场所国际化标识全覆盖。通过媒体传播、丰富培训资源、开展高校外语人才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开展“市民学外语”普及教育。建立完善城市外语咨询与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医院、机场、车站、景点等涉外公共服务窗口外语服务水平。
推进出入境口岸通行流程便利化,实施来青国际游客落地签证和72小时过境免签,提升国际空港、海港入境便利度。简化入境通关手续,提高旅行、托运行李装卸通关放行效率,实现入境旅客无停滞通关。借鉴法兰克福等国际空港经验,根据旅客需求优化交通换乘服务,提供国际货币兑换、24小时医疗救护、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互联网环境服务,以及旅游向导、出行指南等延伸服务,为老幼孕残旅客提供特殊服务及通行条件,满足国际旅客需求。积极争取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试点。
拓展人才集聚和开发渠道,建立人才价值发现和评价机制,完善人才选拔使用的竞争淘汰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人才栖息环境改善工程,满足国际化人才对宜居环境、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需求,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体系。以永久居留、自由流动和同享社会权利为激励,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来青工作;提供临时签证,吸引技能型人才来青工作;提供居留便利,吸引外籍留学生来青工作。
鼓励海外引才荐才机构以引进人才数量、创业投资额、创新成果转化额等要素参与落地人才项目的利益分配,吸引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青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性总部和创新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