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来,已有郑州、中山、南昌、唐山、宜宾、绍兴、菏泽、苏州、武汉、东莞、重庆、赣州、温州、南通、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等3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提振市场信心。


南昌一房地产项目 李鹏飞摄影

进入2022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端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利好频出。在多重维稳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得到减缓,整体上呈现出企稳复苏态势。

据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郑州、中山、南昌、唐山、宜宾、绍兴、菏泽、苏州、武汉、东莞、重庆、赣州、温州、南通、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等3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提振市场信心。

方式多:从购房优惠到放松落户再到金融调控

记者梳理发现,楼市放宽政策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直接给予购房补贴,包括三胎政策购房优惠等。惠州、肇庆、泸州、合肥、昆明、玉林、珠海、保定、湖州、亳州、泸州等城市都属于这类,购房补贴政策力度不同,补贴覆盖群体广,措施包括放宽落户限制,争相吸纳人口等,为楼市注入新鲜活力。

第二类是放宽公积金相关政策,如济南取消了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户籍限制;南宁提高公积金贷款上限由60万元至70万元;自贡放宽住房套数认定政策,实行只认贷不认房的认定标准;福州将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从以前的60%下调到40%。

这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广东中山,该市3月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人才安居保障支持力度的通知》,其中提到在中山市购买首套房、第二套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名缴存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由现行40万元调整至50万元,两名或以上缴存人共同申请住房贷款最高额度由现行80万元调整至90万元。

再者,江西南昌3月4日发布《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将南昌市现行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统一调增至双缴存职工80万元、单缴存职工70万元;河北唐山宣布,职工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不低于60%调整为不低于30%。

第三类则是通过放宽落户限制以及对人才进行购房补贴。譬如珠海发布“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对产业人才最高住房补贴金额达600万元;淄博,全面放开购房入户、租房落户、投靠落户、就业落户、人才落户等;保定,在中心城区购买家庭首套住房的,博士补贴15万元、硕士补贴6万元、本科补贴2万元;泸州,2021年8月24日至2023年8月23日期间,符合条件的人才,购买首套房给予20万元、25万元,以及最高200万元/人的安居补贴。

第四类,则是通过金融方式,以低首付“唤醒”市场,包括菏泽、重庆、赣州、温州、南通等11个城市降低了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1月以来,广州、苏州、惠州、中山等多地下调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其中,苏州、惠州等城市下调幅度较大,一线城市中广州下调20个基点。

力度强:个别城市持续性加码效果显著

在30多座城市楼市调整政策中,郑州市楼市新政无疑最值得关注。

郑州于3月1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涉及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加大信贷融资支持、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转化、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五个方面。《通知》明确降低个人住房消费负担。引导郑州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时隔一周,3月8日,郑州市发布《关于积极推进大棚户区改造项目货币化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表示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大棚户区改造安置政策,满足群众多元化安置需求,将结合安置房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集中利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货币化安置,确保2024年群众回迁安置全部完成。

次日,也就是3月9日郑州市再次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面向社会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原则上不设户籍和收入限制。

中指研究院市场报告显示,郑州“19条”楼市新政发布之后,各销售现场客户到访量显著提升,此举对于恢复购房者信心、激发市场需求释放、稳定市场预期具有较大提振作用。

2022年意向在郑州市购置二手房的王女士,3月9日提道,“从2021年开始我关注的几个意向房源都在降价,但就在新政发出的第二天,真的有涨价的。有一个很久没有动态的房源竟然一天涨了18万元,真是不敢相信。”

本报楼市观察员分析,“19条新政”从需求侧释放了诸多购房利好,包括利率、认购标准、限购政策等,对于置业群体而言创造了较好的置业窗口期。去年郑州楼市下行明显,在今年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下,楼市在短期是具有修复空间的。而19条新政有利于房企销售回款,同时刚刚出台的郑州棚改新政,重提货币化安置,增量市场也进一步打开,对于房企的新房去化具有拉动作用。

信心足:多个城市出现新房销售回温势头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30多个城市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出台房地产相关调控举措累计超过100次,涉及下调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加快放款节奏、给予购房补贴等,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本报楼市观察员认为,需求端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利于打破当前地产僵局。政策的出台对于修复市场预期具有较大提振作用,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办公楼市场负责人暨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米阳认为,可以预见,中国的头部城市也将在引导和管控的基调上,迎来常住人口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根据各城市规划数据,中国排名前15的城市至2035年常住人口总增量预计将达到4633万。“人口的增长将体现在对城市空间、资源和服务需求的增长,转化为空间规划和开发机遇。”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重点66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907万平方米,跌幅略有收窄,结束了连续十二个月的同比增速下行走势。此外超过六成城市对新房销售量的增长整体表现出信心,五成以上城市表现出对新房价格企稳的信心。预计多数城市将出现新房销售回温势头。

对购房者来说,在一系列楼市新政的刺激下,市场或迎来利好趋势,但是目前来看,开发商之间的分化依然进行中。意向购房者仍然要仔细甄别开发商的经营状况,“部分开发商风险依然存在。”“大家买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企业背景调查,可以通过一些公开的报道、公报披露等途径,多方位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李鹏飞

我要评论↓

返回新闻网房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