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今年开始,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
鸟瞰青岛历史城区。刘栋摄
深圳路体育公园。刘栋摄
城市空间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和人一样,也需要定期体检,通过对症下药治疗“城市病”,让城市健康有朝气。
“社区道路是否有积水或破损情况?”“下雨天这个位置容易积水,还有这里……”最近一段时间,在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街道齐东路社区办公室内,社区工作人员和城市体检调研员一直在电脑前忙碌着。根据网格员提供的信息,调研员会将社区内所有信息和数据录入城市地图中。
一方“问诊把脉”,一方“描述病症”,场面像极了正在健康查体。事实上,这正是城市体检中的数据采集环节。
近日,青岛在市南区江苏路街道率先启动住房、小区、街区三个维度的城市体检工作,预计今年这项工作将覆盖青岛市主城区。经过数据采集后,将形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数据库,记录着这座城市方方面面的情况,并由专业机构出具“体检报告”,进而精准服务青岛城市更新建设。
自今年开始,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对于青岛而言,自2021年启动城市体检工作以来,已连续四年被列为全国样本城市,助力全市城市更新建设。那么今年城市体检将如何开展?结果将怎样处理?这些问题触及每个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
城市体检面面观
■体检项目
从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方面入手,对城市开展全方位、全维度的精细化体检,查找不同空间层级的城市建设问题。
住房:全面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与数字家庭的差距。
小区(社区):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为后续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提供支撑。
街区:将重点衔接15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找准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
城区(城市):从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安全韧性、智慧高效等方面识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体检方法
建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区、街道和社区共同参与,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的工作机制。
■诊疗方案
体检成果将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发现的问题实施分类,形成问题清单和整治建议清单,将整治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明确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
■青岛特色
今年在住建部确定的61项基础指标的基础上,青岛增设了4个山东省特色指标和17个青岛市特色指标,构成了“61+4+17”的指标体系。其中青岛把农贸市场服务半径覆盖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职住空间分离等列入本市特色指标,将予以重点关注。
“把脉开方”,治理“城市病”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不断暴露。
城市内涝、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若想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梁思成的话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
城市体检,就是把握城市“经络、脉搏、肌理”的好办法。自2018年开始,住建部选择试点城市、样本城市持续开展体检工作,并提出“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工作要求。
根据相关要求,此次城市体检涵盖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四个维度,设定了61项指标。具体而言,住房、小区(社区)体检要摸清房屋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准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缺口以及小区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街区体检要充分考虑街区功能定位,衔接15分钟生活圈,查找公共服务设施缺口以及街道环境整治、更新改造方面的问题;城区(城市)体检要综合评价城市生命体征状况和建设发展质量。
“城市体检越宏观越偏向于社会化;越微观,越变成一个基于技术的检测。”在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郝学军看来,城市体检不仅涉及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程度等代表的经济属性,更重要的是“为人服务”的社会属性,需要考量市民的就业、生活、流动情况。“城市体检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要解决系统性的问题。”郝学军说。
同时,城市体检不仅把脉“城市病”,还将作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的重要抓手。
像在韧性城市建设方面,青岛的城市体检特别关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的风险防御水平和灾后快速恢复能力。包括消除严重易涝积水点、排洪防涝能力、应急供水能力、老旧管网改造、地下管廊监测、消防站覆盖率、加油站加氢站安全距离、人均有效避难场所面积等指标。
在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专项体检中,青岛还关注二级及以上医院服务覆盖率,公共供水管线漏损率,新、改绿地全部使用乡土适生植物,渗透地面面积占比等指标。
想象一下,当我们去医院体检,医生会根据我们的年龄、性别推荐不同的检查项目,城市体检也是如此。我国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这些基础指标之上增加地方特色指标。比如,南京更注重历史城区保护;宁波则将“查找社区微型消防站配建缺失”加入特色指标;安吉的特色指标设定更具“生态味”,设置了专用自行车道密度、河岸慢行未贯通长度、林荫路覆盖率等内容……
今年在住建部确定的61项基础指标的基础上,青岛增设了4个山东省特色指标和17个青岛市特色指标,构成了“61+4+17”的指标体系。其中青岛把农贸市场服务半径覆盖率、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职住空间分离等列入本市特色指标,将予以重点关注。
“当下,我们说城市体检,绝不仅仅是希望城市达到基本的健康水平,而是希望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霍晓卫认为,要通过“城市体检”发掘城市潜力与特色,让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走出一条有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景式扫描”,形成城市数据库
“城市体检”一词表述得十分形象,就是给城市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查找学位配置是否均衡、养老设施是否充足、菜市场分布是否便民……把体检的“探头”伸向城市各个角落,用数据说话,对城市化进程实行全景式扫描。
那么城市体检,到底怎么检?
自2021年青岛启动城市体检工作以来,已连续四年被列为全国样本城市,青岛每年都面向社会发放调查问卷,邀请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和热心群众来做“市民医生”,查找细微城市病症。众所周知,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对城市的脉搏跳动最熟悉。让市民参与城市体检,有助于形成一份切合实际、指标具体、反映民心的“体检报告”。
随着近年来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青岛积极推进“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集成数据收集、城市病症诊断、项目管理等功能,创新打造了可交互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已整合市内七区城市建成区的所有80个镇街、1013个城市社区信息数据,“相比前几年,今年我们的城市体检工作直接下沉到街道社区,会更微观”。
精准获取数据,“体检报告”才能准确可靠,这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
如今,一支由研究院所和高校等单位组成的“啄木鸟”队伍,沉入街道社区一线,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把脉问诊”。调研员们走街串巷,对存在安全隐患、设施陈旧等情况拍照,上传到小程序,同时描述问题。
数据采集后,再由专业机构统一分析。所形成的城市体检报告跟人日常的体检报告一样,健康的指标“亮绿灯”,不正常的指标“亮红灯”,并给予具体的对策措施。
由此可见,城市体检,会是“防未病、治已病”的最好办法。
“对症下药”,精准服务城市更新建设
如何在后续的城市发展中用好这份“体检报告”,也至关重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提到,城市体检不单纯是为了体检,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他认为“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城市体检查出的问题,就要落到具体解决问题的项目清单上,是交通问题就由交通部门去解决,是住房问题就由住房部门去解决,是绿化问题就由绿化部门去解决。
换句话说,只有问题得以解决,才能使城市体检工作更加有效。
根据住建部的通知,建立城市体检机制,应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依据城市体检结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动城市更新工作。
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住在青岛老城区的居民。去年,不少居民通过填写城市体检调查问卷,将这一问题提交上去。大家所提报的涉及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意愿诉求,会以社区为单位汇总,并在全市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上得到直观呈现。
针对这些数据,主管部门会开展停车问题综合治理专项体检研究。今年青岛的停车设施建设计划中,有一半以上布局在城市体检划定的停车治理重点区域,并同步研究完善停车共享、政策调控等保障措施。如此一来,居民们通过平台反馈的停车问题也得到了落实。
“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是实现由‘检’到‘用’的重要工具,除细化到‘社区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展示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功能以外,我们还着重在实用易用上升级,让城市管理和建设人员更便捷地共享体检成果,更好服务城市更新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近年来青岛印发的消防、养老设施等行业专项规划均以城市体检成果作为编制依据。通过向各级各部门全面共享体检成果,进而为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参考。
“城市体检是我国城市面向科学发展、精细管理所采取的一项举措。”霍晓卫认为,这项工作的特点体现在,以定量为主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层级的城市单元开展分析判断,得出可对比、可追溯的横向纵向数据,以此判断城市有无症结、症结的严重性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解决。
去年年底,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到,要求强化结果运用,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更新,整治体检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
城市体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评估,更是一项持续的、全面的城市建设管理和改进工作。它鼓励我们所有人——从政策制定者到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再到普通居民共同努力,塑造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