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青岛把道路交通拥堵治理纳入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以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统筹实施,以主城区为关键,以基础设施为先行,以交通组织为保障,精细化落实“一点一策、一路一策、一区一策”堵点治理措施,塑造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道路通行环境。
今年青岛将持续完善路网体系,深化重点区域交通整治,加强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衔接,推进停车智慧管理——
寻求“更优解”,让城市交通更畅达
“治堵”是许多城市共同面临的“必答题”。
近年来,青岛把道路交通拥堵治理纳入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以及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统筹实施,以主城区为关键,以基础设施为先行,以交通组织为保障,精细化落实“一点一策、一路一策、一区一策”堵点治理措施,塑造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道路通行环境。青岛“治堵”质效持续显现,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发布的《36个大城市交通运行态势对比分析报告》中,2023年青岛道路交通运行健康指数持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一、二、四季度第1名,三季度第2名),高峰运行畅通度、拥堵持续时间、快速路主干路健康指数等指标获同类城市最优。
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和群众出行体验,记者从3月26日召开的青岛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将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深化重点区域交通整治、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发展公共交通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好治堵“组合拳”。
畅通路网
加快打通28条未贯通道路
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出行的供需矛盾。从供给侧出发,推进工程治堵,是城市都要面临的治堵必行之路。
“青岛的路越来越好‘跑’!”这是青岛城市更新建设带来的变化。随着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金家岭立交等通车,青岛东岸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建成率由2023年年初的54.8%提升至如今的73.6%。构建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将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状、提升交通整体水平,同时强化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作用。
青岛东岸城区“四纵五横”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状、提升交通整体水平。
打通未贯通道路,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交通网络通达性、道路网络供给能力。经过两年的努力,青岛已经累计打通了66条未贯通道路,包括市北区劲松一路、宁安路、同德路,李沧区秀水路、迎真宫路、枣园路,崂山区株洲路、梅岭西路、峻岭路,城阳区春城路、崇阳路、国城路等道路,为周边居民带来了便利。此外,去年还建成9处过街设施,减少绕行距离,保障市民过街安全。
今年,除了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加速建设外,青岛还将继续推进唐山路打通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打通28条未贯通道路。全年还计划推进35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25个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项目,加速构建内畅外达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治理堵点
系统治理238处道路拥堵点
治理拥堵,科学管理是关键所在。
围绕“重点区域、主城区、施工路段、工程建设”四条主线,青岛系统实施238处堵点治理,截至目前,完成计划内点位206处,正在推进32处,动态排查治理新增堵点24处。
特别是针对主城区交通强吸引点、交通瓶颈点、老城区拥堵节点、交通乱点等不同类型,分类采取交通组织、设施建设、优化管理等方式,打通堵点、消除乱点、破除难点。岞山路由双向通行调整为南向北单行,同步完善标志、标线,缓解了香港西路东向西交通运行压力;福州南路用时36天完成道路升级,胶宁高架东端下桥点、海尔路—同安路节点完成渠化改造,加速消除城区交通堵点。根据高德平台数据,四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由去年二季度的1.23降至四季度的1.17。
今年,青岛聚焦学校、景区、医院、商圈、交通枢纽5类区域,深化堵点治理。此前,澳门路小学等学校采用地下停车场智慧接送学生新模式解决孩子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堵塞、交通安全等问题,受到广泛好评。学校周边综合实施停车共享、建设地下接送系统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医院周边推动停车设施建设、院内外交通流线优化、停车收费政策调整等措施,加快海慈医院、市立医院东部院区等8所医院治理;景区周边强化第一海水浴场、极地海洋公园等13处景区交通组织,完善停车诱导设施,加强现场疏导管控,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商圈周边实施交通组织调流、道路微改造,完善停车诱导系统、规范人车流线;交通枢纽周边结合火车北站地下空间开发,合理调整东广场进出流线,减少人车冲突。
针对主城区堵点,采取道路微改造、路口渠化、信号调优、指挥疏导等综合治理措施。围绕唐山快速路、山东路—鞍山路定向匝道等重点项目,做好交通组织设计和施工期间交通调流保障。针对今年旅游旺季旅游大巴管理,将成立旅游大巴运行管理调度专班,全面摸排前海一线内外区域停车场、长途站、公交场站、院校等可用停车资源,挖掘现有长途客运场站集散功能,同步研究设置管控区域、进出通道、即停即走站点,完善方案预案,引导旅游大巴规范运行、有序停放。
优化公共交通
调整30条公交线路
推进188公里地铁建设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可以提高城市道路运行效能。青岛通过调整线路走向、迁移站点、增设分站或公交港湾车站等措施来缓解重点路段拥堵。
去年,市内五区已调整公交站点267处,完成浮山森林公园20多个出入口公交站点衔接,较好地缓解了东海路、福州路、南京路、同安路、哈尔滨路等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乘客快速直达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今年,青岛将再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大力发展微循环公交,加强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衔接,适当延长地铁沿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打造公共交通客运走廊,加快构建“快-干-支-微”多层级公交服务网络。同时,制定推进市区地铁公交站点近距离接驳工作方案,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持续推进地铁、公交站点近距离衔接,切实缓解交通拥堵。
地铁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2023年,地铁线网客运量达4.7亿人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2.73%,安全准点、平安舒适的地铁日益成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中的主流方式。今年,青岛计划实施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项目25个。其中,将加快推进10条、188公里线路建设。按照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地铁6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西延段年内将开通运营,可以分担更多客流,方便市民出行。
管理停车
新增泊位2万个以上
城市治堵,停车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青岛坚持“上天入地、能建则建”的原则,新增泊位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坚持“盘活存量、应享尽享”的原则,实现全市1276个停车场开放共享,共享泊位24.4万个。
今年,青岛将持续做好抓硬件建设、促开放共享、引多方参与、建长效机制“四篇文章”,计划推进100个停车场项目,新增泊位2万个以上;按照有偿服务、安全便捷的要求,深入推进公建类停车场开放共享和住宅小区停车场错时共享。
一边是停车难,一边是车位闲置,停车泊位信息共享,可以提高现有停车资源利用率。目前,“全市一个停车场”接入停车泊位71.9万个,在线率97.9%,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完善“全市一个停车场”信息平台,推进停车智慧管理。
治理交通拥堵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持久发力、久久为功。青岛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综合施治,汇聚交通拥堵治理合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梁超/文刘栋/图)